因为一批技术先进的深加工企业落地壮大,当涂县越来越多农民采取订单方式,改种优质、高产、高油的油菜品种,与老品种相比每亩地收入可增加200元以上。如今新品种油菜在当地推广比重已超过八成。
农业不加工,等于一场空。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强调要“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”。我省是农业大省,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、必有可为、必须为之,是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必然要求。
重点抓好优质原料基地建设,做大做强龙头企业,强化加工园区创建、招商引资、品牌打造等,精心做好“农头工尾”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增值大文章,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9021.9亿元,同比增长15.9%。其中全省二十强县、二十强园加工产值分别达到3776.8亿元、1358.5亿元。这些数据都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注脚。
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,需在重点产业上重点发力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升级需要,我省将绿色食品产业列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专门成立由省领导牵头的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,大力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。今年我省又谋划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,推进秸秆资源过腹转化增值,加快推动肉牛产业从“百亿”迈向“千亿”,力争再造一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。
上半年,全省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总值5951.3亿元,同比增长超一成。截至6月底,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新增项目1146个、投资总额2419.9亿元。令人欣喜的是,这些项目中,皖北有512个,投资总额1174.6亿元,表明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,取得良好开局。
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中谋划实施,我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,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已成效显著。今年初赴上海举办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,吸引了600余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采购商参展参会,招引合作项目156个;投资总额879.9亿元,比上一届增加5倍多。4月底召开的第二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(小岗)大会,共签约绿色食品加工类项目237个,总金额842.4亿元,较上年增加172.7亿元。这些都显示安徽农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有所作为,在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“粮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大厨房”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
全产业链开发、全价值链提升,是乡村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的必然要求。在位于休宁县的黄山皖新徽三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内,经过冷冻保鲜、解冻、清理、恒温发酵、腌制等几十个环节后,一份臭鳜鱼预制菜制作而成。预制菜是“农头工尾”的典型代表,有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。在黄山,仅仅是臭鳜鱼产业,相关企业已近50家,带动就业人员5万多人,年产值约45亿元。在全省,去年预制菜总产值达到720亿元。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,要坚持种养一块抓、粮肉一块抓、头尾一块抓,着力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。
带动产业链延伸,做好增值文章,龙头企业是“牛鼻子”。引进一个龙头,培育一个集群园区,带动一个产业做大做强,正成为安徽的关键打法。各地用好市场的逻辑、资本的力量,顶格推进“双招双引”,打造一流产业生态。在亳州,金沙河面业、五得利集团等一批知名粮食加工企业落户,带动113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向优质粮食产区和加工园区集聚,亳州小麦年加工能力达到了450万吨。今年以来,全省已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14家,总数达1213家,居全国第4位。全省已布局创建157个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,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20%。
产业链条向哪里延伸,精深加工如何破题,科技是关键变量。做好“头部”农产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间和“尾部”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,需向科技借力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,加强创新链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和再造,进一步“从优”“从精”开拓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新局面。
无农不稳,无工不富。推动全产业链发展,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,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,依托产业链增收致富的农民一定会越来越多,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建设动力一定会更加强大。